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
(文/郭静姝 图/傅碧波)根据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工作安排,5月21下午,学院在5505会议室再次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专题研讨会,围绕“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培养特色”及“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与举措”两个专题进行研讨。学院班子全体成员、5位教师代表参加研讨会。会议由学院副院长邓陕峡和唐文娟分别主持。
在讨论“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规划与举措”专题时,邓陕峡强调,师资队伍是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的主体,是科研与社会服务的中坚力量。作为新学院,我们务必根据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对师资队伍建设进行规划,加大建设力度,形成一支学历、学源、职称结构合理的队伍。随后,参会人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对师资队伍建设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应该立足学院本身对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吃透国家、省市、学校人才政策的基础上,做好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充分考虑师资队伍建设的国际国内、地缘学源、职称、年龄等因素,搭建具有良好联动帮带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师资队伍结构;二是师资队伍建设要两条腿走路,建好用好校内校外师资资源,在促进学院内部教师成长的同时,进一步用好校外实务导师的资源,充分发挥他们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三是进一步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充分利用好高端外专、特聘教授、名誉院长等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争取更多国内外专家对学院建设的支持,引进部分海外优秀博士,鼓励教师参加校内外的国际合作交流项目,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开拓师生视野,丰富办学层次。
在讨论“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以及培养特色”专题时,唐文娟强调,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立足于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的定位,社会工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立足于复合型的定位,深化内涵建设,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充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在讨论环节,参会教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立足复合型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加强与外部资源对接,推动校内、院内专业深层融合,如,将学院法学专业与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进行复合培养,在体育法、会计法等方面与其他学院共建联合培养机制,率先在学科交叉领域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错位发展;二是立足职业型人才培养定位,一方面应该深度契合成都新经济、自贸区、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在知识产权、仲裁、社区建设等未来职业需求较大的领域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应该重视以“尊重、诚信、负责”为核心的职业精神教育,在实践教学中深入提高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三是立足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通过落实精英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理念,探索探究式、研讨式等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的精细化,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
本次研讨会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