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
正文
|
(文/郭静姝 图/卢俊华)为进一步推进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工作与一流专业申报提供新思路,2019年5月10上午,法学院在5505会议室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之行业专家辅导会。本次辅导会邀请到了绎达教育咨询(成都)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国家工信部咨询专家库首批专家何承宇为与会人员做分享交流。学院班子全体成员、11位教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邓陕峡主持。
邓陕峡首先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本次辅导会的主讲人何承宇,明确了本次会议旨在结合高等教育新形势、新发展,激发法学院在学科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方面的新思路。邓陕峡在讲话中提到,我们都站在高等教育实践的第一线,但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需要充分了解当前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深刻认识法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邀请研究高教的专业人士来讲座辅导,就是要拓展大家视野,创新思维、明晰发展思路,形成共识才能聚力发展,力争在未来五年内实现高水平建设成都大学法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何承宇做题为“仰望星空、脚踏成都、夯实基础、重点突破”的报告。在报告中何承宇就“关于当前法学教育所处的阶段共识”、“关于当前法学教育的根本矛盾与当下问题的研判”、“关于未来法学教育的四大转变方向的研判”、“关于当前法学人才培养定位的研判”、“关于《成都宣言》(2018年6月21日召开的本科教育工作会签署)要点解读”、“关于建设一流法学院要旨的研判”、“关于国内几所院校法学院的发展分享与启示”等七个方面做了详尽解读。何承宇认为,在法学专业教育过程中,应以职业市场对学生的需求为导向,力求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未来的法学教育将是从以传统学科为主导到以社会问题为主导的转向,注重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及不同的学校学院之间交流、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转向。法学人才培养应该是基础教育、特色教育和拓展教育相结合的多元化教育路径,以人文的关怀与人文教育为法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以培养“建设者与批判者”为旨归。建设一流法学院要处理好办学类型与办学特色的关系、教学与科研和服务的关系、通识性教育和职业性教育的关系、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校内与校外的关系五大关系。在报告的最后,何承宇就以“打通、纵深、自由”为发展要旨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三大方向、五大课程改革模块以及面向世界的目标定位做了重点介绍。
本次辅导会不仅拓宽了学院办学思路和工作视野,为强化学科专业建设和申报一流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同时也为下一步法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育人理念融入成都市整体发展过程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