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省委、市委和学校党委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安排部署,按照学校党史学习教育加强政治引领方案的总体要求,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受我校邀请,6月23日下午,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助理汪世荣教授做《“枫桥经验”对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意义》的专题报告。本次讲座由社科处、党委宣传部和我院共同举办。党委常委、副校长彭晓琳主持报告会。
半个多世纪前,浙江诸暨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为此,1963年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一个脍炙人口的典型。2013年10月,在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枫桥经验“的重大意义,发扬优良作风,适应时代要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和问题,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
报告中,汪世荣结合学习研究知识,运用独到的理论见解,丰富的案例,从基层社会治理理论、“枫桥经验”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经验、“枫桥经验”的独特治理模式、“枫桥经验”的基层法治价值和“枫桥经验”对新时代高校治理的意义等五个方面作了全面阐述。他提到,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化解矛盾、解决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其重大创新在于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高校要深入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把“枫桥经验”基本精神与现代治理理念结合起来,提高服务意识,优化高校基层服务工作。
彭晓琳在主持讲话中指出,汪世荣教授将新时代“枫桥经验”理论研究与实际相结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既富于理论性,又通俗易懂,让人深受启发,获益匪浅。作为高校管理者,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融合,在学习过程中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学习传承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铸就的伟大精神,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成功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宝贵经验。在学校现代化大学的治理过程中,做到“以生为本”,最终实现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来校讲座期间,汪世荣教授还专程莅临我院指导工作,与学院领导班子、教师代表座谈交流。听取了学院党总支书记施亚关于学校发展的情况汇报,听取了学院院长邓陕峡关于学院发展情况的简要汇报。与会人员围绕学科专业建设路径、人才培养改革思路、服务城市发展战略等多方面开展交流。
汪世荣对学院近三年的快速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针对学校“541”发展目标和学院发展目标,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建议。一是要围绕法学学科发展的趋势,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不断凝练学科和专业方向,深化教学科研融合发展机制,组建好教学和科研团队。二是要强化法学教育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将案例教学充分落实到本硕人才培养方案中。三是要围绕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结合区域法治建设的需要,认真研究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和完善,推动学院走错位发展的特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