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党群工作 >>更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群工作 >> 党建信息 >> 正文

法学院教工党支部开展蜀汉街社区调研

[成都大学法学院]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06日
  查看:
  来源:

2021年4月2日,成都大学法学院教职工党支部书记钟佩霖、宣传委员刘德莉、卢俊华和两名学生党员一同至蜀汉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调研。

上午九点半,书记钟佩霖一行人于蜀汉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浆洗街街道党群办主任李敏、蜀汉街社区党委副书记高桂华会面。李主任、高书记沿蜀汉街,又名“藏族风情一条街”向钟书记一行人介绍了蜀汉街社区,该社区是一个充满传统与现代的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社区,社区面积0.84平方公里,有56个院落,社区常住户9011户,总人口29222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比近1/3,社区党委下设党支部14个,党员537名。社区多民族群众聚居,有“一齐三多”的特点,一齐是因为辖区有西南民族大学,所以该社区是唯一聚齐了56个民族的社区;三多是指民族地区驻蓉办事机构多、少数民族商家多、人文资源多。

紧接着,钟佩霖书记、李敏主任、高桂华书记一行人辗转至蜀汉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部,高桂华书记介绍到社区推出的蜀汉文化研究小院,包含剪纸、唐卡“噶玛嘎孜”、脸谱等特色文化工艺品。除此之外,还有以直播平台、残疾人双创平台为主的特色社区产业。

上午十时,钟书记、刘德莉、卢俊华与蜀汉街社区领导进行了座谈交流会。会议中,李敏主任就如何打造更好的城市社区、如何更好的让居民感受城市温暖以及如何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展开了交流讨论。李主任提出,就蜀汉街社区的地理优势,临近武侯祠、衣冠庙,历史文化浓重,文旅业发展良好,可以向“产业社区”进行探索。同时提到蜀汉街社区发展的需求,例如对社区规划人才、对志愿者与法律服务的需求。钟佩霖书记通过强调社区需要调动居民的价值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强调社区服务工作需要加强宣传等方面,为蜀汉街社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会议中,钟佩霖书记同时就高校和城市社区的联建进行了发言。钟书记提到高校作为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职能的发挥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尤其高校法学教育更要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研究方向,不断为地方输出适合的、合格的人才,为促进地方法治进步,为社会发展提供法律方面的支持及帮助。作为一个文化多元、人口集聚的特色蜀汉街社区,其文化、卫生等方面均值得标榜,美中不足之处,法律服务点供应不足。因此钟佩霖书记立足于成都大学法学院的社会工作专业和法学院专业的专业特色,提出成都大学法学院可以利用自己的法律资源优势服务于地方因法律从业人员稀少的问题。钟书记提出成都大学法学院可以在蜀汉街社区建立法律援助服务点以提供法律服务,这不仅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为地方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一个社会实践平台。

浆洗街街道党群办主任李敏、蜀汉街社区党委副书记高桂华对钟佩霖书记提及的“校地联建”表示非常认可。高桂华书记表示,蜀汉街社区人口众多,自然纠纷也是难以避免,对法律服务的需求很大。同时表示该社区与高校的联建不局限于法律服务点的设置,还包括为大学生创业、报请社会实践项目提供平台,为大学生服务于社区之中敞开大门。

少数民族语言不通,怎么维权?针对蜀汉街社区的民族汇聚的特点,成都大学法学院教职工党支部宣传委员刘德莉老师提出打造双语法律服务点。比如进行双语法治宣传、双语人民调解、双语法律援助等双语服务。通过双语法律服务保障其民族权益、增强民族团结、增强少数民族群众对城市的认同感。刘德莉老师同时提到,党和国家为了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针对少数民族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就成都大学法学院而言,彝族、苗族、白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比不少。这些少数民族学生完全可以用双语将所学法律知识服务于城市社区。顺应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成都大学也应该从城郊结合的十陵小镇进一步望眼市区内部,借鉴可复制性的经验。不断探索社会对高校人才的需求,不断更改高校的教育模式。

校社联建是作为互利共赢的项目,是高校学子以专业优势开展志愿服务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学生社会工作实务能力、调研能力、综合素质提高具有积极作用;也是社区发展中寻求学术、科技资源的有效途径;社区发展的特色文化创建经验与学校的管理与学术经验相互交流贯通,可以进一步规范、改善教职工党支部的发展。期望未来开展更多的“校地联建”,走出学校,望眼于社会经济发展,更好的进行高校教育。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