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了解、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社会责任和创新创业意识,能够掌握社会工作基本理论和方法、社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社会工作实务技能,掌握心理教育、心理咨询方法,熟悉社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具备较高理论素养、较强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卫生部门、教育机构、司法等政府工作部门,企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社会服务机构,社会工作机构、基金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管理、社群服务、社会政策研究等部门工作的复合型社会工作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于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责任意识;
培养目标2: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备从事社会工作相关职业所要求的知识、思维、方法和技能,适应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等高素质社区发展治理专门队伍的工作需求;
培养目标3:具备将所学的专业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独立从事社会工作相关职业实务工作的能力,满足社区、社会组织、公共管理与服务等社会工作的需要;
培养目标4:具备较高地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能力,能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实践。
二、毕业要求
1.素质要求
1.1: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具有团队合作意识,遵守专业伦理和职业道德。
1.2:文化素质。具备良好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及科学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了解并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3:身心素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乐观向上,具备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
1.4:专业素质。关心社会、认识社会和服务社会,具有从综合性、整体性视角分析社会现象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对多元文化的认识、理解与沟通的知识与能力;开展社会服务,具有促进社会政策完善与社会进步的价值取向、专业知识和能力。
2.能力要求
2.1:基础技能。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和写作能力;具备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外语的能力。
2.2:专业能力。熟练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的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具备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市场研究与咨询、社会咨询与规划、政策研究与评估、行政管理与人力资源开发、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职业能力,以及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组织提供社会服务的能力。
2.3:学习与创新知识的能力。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创造性、反思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设计工作和研究的项目、内容与方案的能力。
2.4:知识应用与职业工作的能力。对现实社会的了解、认知和适应,理论联系实际,良好的沟通、组织、协调、管理和团队合作,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3.知识要求
3.1:基础知识。扎实的中文;良好的外文;文献和信息检索。
3.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心理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伦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知识。
3.3:自然科学知识。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信息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地理科学等知识。
3.4:国情与国际知识。熟悉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民族、宗教等方面国情,了解世界人口、民族、文化、国家和社会状况。
3.5:专业知识。掌握社会工作专业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学科发展与主要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
4.发展要求
4.1:具有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及时拓展、更新社会工作技能方法的前沿信息,掌握相应技术。
4.2:确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适应社会工作事业发展需求。
4.3: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
4.4:能够在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发挥管理能力。
三、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社会工作
四、核心课程与学位课程
核心课程:社会工作理论、社会政策概论、社会治理、社会组织管理、社会工作伦理、社会工作评估、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城乡社区营造与发展、发展性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参与式工作方法等。
学位课程:大学英语A、计算机基础B、社会学概论、社会工作概论、文化人类学概论、社会统计学、社会研究方法。
五、实践环节
(一)主要实践性环节
包括公共实践类课程和环节、专业实践类课程和环节。
1.公共实践类课程和环节
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志愿服务与社会服务、课外社会实践/创业实践活动、各种学科竞赛等。
2.专业实践类课程和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课程:个案社会工作实验、小组社会工作实验、社区社会工作实验等。
专业实习包括社会调查实习、田野调查实习、社会工作实务实习、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创新创业实践等,共计25周,1000小时。
六、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实行弹性修业年限,学习期限可控制在3-8年。
学位:法学学士